今日头条让爱不失明,一起来帮ldq
提示:点击上方"大丰日报"↑免费订阅本刊
年10月15日是第37个国际盲人节。
世卫组织年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显示
全球至少有22亿人视力受损或失明
有数据显示
我国有多万视力残障人士
大约相当于每80人中
就有一个“黑暗中的行者”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盲人群体
每年新增盲人数量达到45万左右
致盲疾病有哪些?
14岁以下儿童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化病、视神经萎缩等。60岁以上老年人盲或低视力的主要病因为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疾病、高度近视等。
白内障
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每年新增的白内障盲人呈增长趋势,一般认为白内障不能被预防,但通过手术可将大多数盲人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视力。
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位的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我国青光眼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是0.68%,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越来越高,65岁之后,可达4%-7%。
青光眼的致病因素主要和眼球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其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早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国是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达万糖尿病患者。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压力的影响,糖尿病如今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病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失明的最常见原因,一旦发生病程不可逆转,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血糖管理、血压控制、血脂调节等治疗,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定期的眼科检查、早期干预视力问题,可以有效预防视力丧失。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为世界第三位致中度及重度视力损伤的眼病,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包括吸烟,遗传,色素沉着程度,高血压,紫外线和非均衡饮食,目前认为戒烟可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
角膜病
各种角膜病引起的角膜混浊也是我国致盲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感染所致的角膜炎症为多见,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角膜炎是减少角膜病致盲的重要手段。
儿童盲
儿童盲主要由维生素A缺乏,麻疹,新生儿结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病和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引起,应当加强宣传,注意孕期保健,避免近亲结婚,开展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
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指近视达度以上,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有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为高度近视,孩子的视力必须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