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导致头痛呕吐,竟然是青光眼在作祟
“青光眼发病比较隐蔽,往往不能及时引起病人的重视,常常导致治疗被延误。”医院青光眼专家介绍,“上述案例中妻子所患的这种青光眼属于闭角型青光眼,酗酒、情绪激动都可能会引发这种疾病,症状比较明显,而开角型青光眼则更不容易发现。”
专家说,自己曾经接诊过一个年轻小伙,一只眼因为开角型青光眼已经失明了,却浑然不觉,直到有一天他偶然蒙住健康的眼睛,才发现自己另一只眼睛已经看不见了。
青光眼早期就诊尤为关键急性青光眼发作,可时常伴有剧烈头痛、眼痛、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开角型青光眼和部分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则症状不明显,甚至完全没有症状,待病人就诊时已经发生严重的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
因青光眼导致的视野改变绝大多数是不可恢复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青光眼的关键。我国青光眼患病率正处于上升状态,且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为2%,60岁以上会增加至3%,而80岁以上则提高为6%。因此,已过不惑之年的人们,每1-2年做一次眼健康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心态平衡很重要青光眼患者应有健康的心理,情绪波动会使眼压控制不良。专家建议,青光眼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多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疲劳。
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坚持体育锻炼,但不宜做倒立,以免使眼压升高。
·保持良好的睡眠,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
·保持愉快的情绪。
·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不要熬夜及用眼过度,玩电脑和手机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自我检查:青光眼的特点是眼球发硬,看灯光有虹圈,发现后及早治疗。
·主动检查:医院进行眼健康检查,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在35岁开始就应该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
爱尔眼科专家提醒,青光眼常见于中老年人,特别以女性居多,多数发病原因与精神有关,如重大的精神刺激、激动、失眠和过度疲劳等,皆易诱发。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容易发脾气、日常情绪波动较大等,都容易诱发青光眼。对于已经发生青光眼的患者,应避免青光眼的诱发因素,严格规律用药,尤其当出现虹视、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医院检查。
贺翔鸽
主任医师、教授
爱尔眼科重庆特区总院长、青光眼专科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华眼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全国青光眼学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青光眼神经眼科组组长。年-年担任医院眼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年-年期间担任重庆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原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青光眼临床和基础研究,擅长疑难杂症青光眼处理及儿童青光眼处理。现在是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国外医学眼科分册、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编委,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多名。曾获第十四届美国赛克勒基金中国医师年度奖,中华医学奖,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眼科医师奖,重庆市眼科杰出贡献奖等。
猜你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