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杯与青光眼赵军医生眼科系列科普5
赵军,解放军医院,眼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白晶编辑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在眼科体检结果中,大视杯这个名词也渐渐为人所知。那么,什么是大视杯呢?大视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们得从这个“杯子”是从哪来的说起。眼底有一个结构,叫做视盘,视盘是视神经集结起来,走出眼球的大门。在这个大门中,神经纤维象“电缆”一样从视盘的边缘走出眼球,而在这些“电缆”的中央,就形成了一个象杯子一样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叫做视杯。
眼科医生通过评价杯子和盘子的相对比值,来简单评估视网膜的神经纤维是否正常。正常的杯盘比值是0.3~0.4,如果超过0.5,就算是大视杯了。杯子大了说明什么呢?当然就是神经纤维少了。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视杯扩大的疾病就是青光眼。由于绝大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当眼科医生在体检中发现被检者眼底的视杯扩大时,就会建议他(她)去医院检查一下,排除一下青光眼。
那么,大视杯是否真的就意味着青光眼呢?不是的!大视杯的人群中,只有少部分是青光眼患者,大部分是生理性大视杯。
生理性大视杯的意思就是,我们天生就长这样!通过统计学分析,医生们发现,生理性大视杯的人,不是单单的视杯大,而是视盘也大。当盘子变大时,同样数量的神经纤维在里面就会显得比较少,形成的杯子也就大了,这就是生理性大视杯。这种情况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也就是说,爸爸妈妈有生理性大视杯,孩子也可能会有如此表现。
既然大部分大视杯都是生理性的,那医生为什么看到这种情况还紧医院?那是因为这个医生很负责。因为在这些人群中,有一些确实是青光眼。青光眼在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通过症状发现的青光眼往往已达到了病程的晚期,而这个疾病的进展又是不可逆的,所以,医生会采用“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走一个”的原则,让所有的人都去进行进一步检查。通过这种筛查方法,确实有相当多的青光眼患者在疾病早期就被明确诊断了,并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为了这些患者,眼科医生一定不会放弃这种“啰嗦”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