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把急性青光眼当感冒治可就糟了,不
青光眼是指由于病理性高眼压导致视神经及视野损伤的一种眼病。病理性高眼压会导致视神经的损伤,如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视功能的减退甚至失明。福建医院眼科主任朱益华教授指出,青光眼好发于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情绪不稳定、在黑暗环境待太长等都是造成青光眼急性发作的诱因。
急性青光眼症状似感冒易误诊
朱教授指出,青光眼有不同类型,包括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又分为急性青光眼和慢性青光眼。急性青光眼的诱发原因主要有:一是过度悲伤、过度忧郁或兴奋、高兴等情绪波动造成;二是在黑暗的环境里待的时间过长;三是家族有青光眼遗传病史。
朱教授介绍,老年性急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老年人年纪大,眼球晶状体不断扩大,晶体里的纤维增多,眼球前房变浅,导致青光眼发生。急性青光眼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不但感觉到眼睛疼痛,还有头痛、恶心、呕吐、眼睛红、视物模糊或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急性青光眼的症状看起来很像是感冒,许多老年朋友都不会考虑马上去眼科诊治,而去急诊科或消化科检查,所以误诊的概率较大。”朱教授指出,由于误诊或漏诊而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短期内可能会伤及虹膜、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等眼内组织,导致不可逆的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慢性青光眼发病缓慢几无症状
和急性青光眼相比,慢性青光眼发病时几乎无任何症状,最多是眼睛轻微胀痛或轻度视力下降。这些症状可能被患者忽视,医院体检时才发现。慢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经到了晚期,出现视力下降或眼球胀痛等,这时候治疗就比较困难。朱教授建议老年朋友,要定期做眼部健康体检,建议一年体检1至2次,除视力等常规检查以外还要做眼压的测量,为了避免失明等严重后果,提倡早期发现青光眼,早期治疗。
青光眼需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除了定期检查,如何预防青光眼?朱教授建议,老年朋友要控制好情绪,情绪不要大起大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老年人在晚上看电视时屋内要有一定亮度,不要熬夜打麻将、上网或抽烟、过量饮酒,避免类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家族有青光眼遗传病史的人,作为该类眼病的高危人群,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外,医院检查。
“一旦诊断为青光眼,要么手术(包括外科手术和激光)要么一辈子接受药物治疗。”朱教授说,青光眼的药物治疗如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要坚持长期用药。有些病人药物控制眼压不理想必须接受激光或手术治疗,有些类型的青光眼一旦确定诊断就要接受手术治疗。建议青光眼患者尽早尽快治疗,如延误治疗,眼睛结构受损越严重,对患者的视力恢复和保留也越不利。
在临床中,朱教授还注意到,许多老年朋友先是出现单眼青光眼发作,不久后另一只眼也会发作。朱教授建议,患者在单眼发作的同时就应对另一只眼做预防性处理,进行激光治疗或虹膜周边切除,手术后还要坚持定期到眼科复查。
在用药方面,朱教授特别强调,一些药物要尤其注意。类固醇类激素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的眼病,如过敏性结膜炎等,有些人觉得点眼后很舒服,就经常使用这种药物。但长期点这种药物,会引起激素性青光眼,所以这种药一般不能长期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认真监测眼压,一旦眼压增高就要停用激素眼药水,并根据眼压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