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青光眼要
点击上方蓝字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也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致盲主要是视神经受损的结果,视神经损伤又与眼内压升高密切相关,多数患者的典型表现就是眼压高。
眼压是指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以毫米汞柱为单位,通常正常范围是10~21mmHg。由于人的眼压在24小时之内是有波动的,如果体检时眼压偏离正常区间几个毫米汞柱,不要过分担心。
临床上,既有压在正常范围内,但出现视神经损害,视野缺失;也有眼压虽然高,但对于视神经、视野都没有造成影响。所以,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只看眼压并不能“一锤定音”,还要看杯盘比。
在我们的眼底有个结构叫做视盘,即视神经乳头。这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穿出眼球的部位,是视神经的始端。正常情况下视神经乳头有一个生理性凹陷,称为视杯。视杯与视盘的比例叫做杯盘比,也叫CD比或C/D。大多数人的杯盘比约等于或小于0.3,如果比例扩大,特别是大于0.6,体检报告上便会提示到眼科门诊进一步检查,排查是否由病理原因导致。
视盘上的有效面积,是视盘减去视杯的面积,就是视盘周边的面积,我们称其为盘沿。正常盘沿是下方最宽,其次是上方,再次是鼻侧,最窄是颞侧。有些先天的生理性大视杯,视杯大,视盘也大。由于视盘面积较大,盘沿面积属正常范围,通过的神经纤维就不会减少;而青光眼是视杯面积增加,盘沿面积减少,神经纤维也就会减少。
此外,即使杯盘比大,眼压也高,还要查角膜厚度。如果角膜厚度小于平均值,测定的眼压比实际眼压要高;如果角膜厚度大于平均值,测定的眼压比实际眼压要低。比如角膜厚度为μm,测定的眼压值为15mmHg,实际眼压已是22mmHg了,貌似眼压正常,其实已不正常了;而角膜厚度为μm,测定的眼压值为28mmHg,实际眼压只有21mmHg,貌似眼压很高,其实在正常范围。
因此,只有杯盘比扩大同时合并有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改变时,才是青光眼病变的改变。青光眼视盘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1、视盘凹陷进行性扩大和加深;
2、盘上下方的盘沿明显变窄;
3、垂直方向的杯盘比明显大于水平方向;
4、有些青光眼,双眼视盘凹陷不对称,双眼杯盘比的差值超过0.2;
5、视盘或视盘周围浅表性出血。
如果发现杯盘比大于0.6,应做眼压、视野、光学相干层析技术(OCT)检查。确认是否有典型的青光眼缺损,OCT是否有神经纤维层变薄。即使这些情况都没有,也应该在半年后复查,看眼压、视野、OCT有无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