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摸黑玩手机小心诱发急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特殊时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精神压力大,思虑过多,生闷气或大发脾气,均易发生急性青光眼。
防疫期间,居家隔离,除了吃饭睡觉,玩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成为居家必备项目:刷短视频、打游戏、熬夜追剧等等,就连一些小学生也要用手机、电脑学习课程。
虽然手机、电脑等智能产品给我们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丰富了我们的娱乐方式,但是也要坚持适度原则,尤其是关灯玩手机更加不可取。
摸黑玩手机或导致失明
摸黑玩手机会导致青光眼,甚至失明。这绝非危言耸听。在昏暗的光线下用眼,会造成瞳孔长时间散大,堵塞眼内液体循环流通,导致眼压升高,青光眼急性发作,持续的高眼压可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造成视力下降、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缩小,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哪些人群具有“青光眼体质”呢?有4类人群更易患上青光眼。
一是脾气暴躁的人。一些人常常保持暴躁的情绪,那么情绪不稳定往往会导致眼压不稳定,长此以往便会诱发青光眼的形成。
二是40岁以上的女性。由于40岁左右的女性逐渐步入更年期,因此情绪上出现多变,而这些都是“青光眼体质”的表现,情绪变化幅度太大,容易导致眼压急剧升高,诱发急性青光眼。
三是过度用眼者。眼睛跟大脑一样每天需要休息,然而,上班面对电脑,下班玩手机,这样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从而导致青光眼找上门。
四是高度近视患者。高度近视因为近视性眼球的扩大和视乳头的伸展,导致了筛板和视乳头旁巩膜的薄化,高眼压压迫视神经,导致视神经逐步萎缩,视野随之逐渐丧失致盲。
摸黑玩手机对青少年的眼睛危害尤其巨大,黑暗中近距离看屏幕,眼睛眨动得少,很容易产生视疲劳,青少年的视力还在发育中,长期以往,很容易加重近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来源:人民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