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爱尔青光眼活动这些青光眼知识你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指出,青光眼是世界排名第二的致盲眼病,仅次于白内障。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丧失是不可恢复的,因为“隐匿性高、难以根治、无法逆转”,总令人谈之色变。
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大众普遍对白内障都有基本的了解(科普知识和健康保健意识),但是对于青光眼的认识,却有许多误区和盲区。
近视患者:都说青光眼要七老八十才会得,我还年轻不担心这个!
早查监控青光眼,爱尔眼科有高招
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凤城爱尔眼科携手凤城邮政储蓄开展“早查监控青光眼,爱尔眼科有高招”的主题活动,为患者送去福音。
活动当天,医院孙岩副院长为到来的市民,普及青光眼的知识,尤其是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或远视、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40岁以上的这5类人群,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孙院长介绍,想要早期发现或者尽早预防青光眼,只能通过眼科体检来筛查。一般来说,通过常规的眼压测量、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大部分人可以确定是否患有青光眼。
活动的最后,孙院长为市民现场免费义诊,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控制眼压。
爱尔眼科孙院长提醒:青光眼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随着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变化等,发病愈来愈低龄化,年轻人查出青光眼的也很常见。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一般是由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而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一种眼病。主要表现为病理性眼球内压力升高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进行性视野缺损。
青光眼有哪些表现?
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因伴顽固性失眠、剧烈偏头痛、恶心呕吐、心急烦躁等症状,有时会让患者忽略了眼部症状,而误以为是急性胃肠炎或神经系统疾病,而到内科或神经科就诊。
而慢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休息后症状缓解,丧失宝贵治疗时机,眼底视神经不断萎缩,不知不觉视力逐渐丧失,最终失明。
如何发现青光眼的前兆?
除了常见眼压高(眼球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以外,还有一个重要“信号”很多人都注意不到,那就是——视野缺损。
视野缺损:视野缩小了或者缺了一块。
大多数青光眼发病,是不知不觉的,就像一个小偷,患上之后,余光(视野)会被一点点的蚕食。
青光眼早期时,视野的缺损都在鼻侧,正是两只眼视野重叠的地方,如不做专门的检测,很可能就发现不了。也因此,天天坐在电脑前的上班一族,要经常遮住一只眼看一下,检查有没有视野缩小了或者缺了一块,就很容易发现眼的异常。
没有好办法治疗?
青光眼导致视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甚至致盲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在被诊断时已有严重的视神经病变;二是在治疗过程中,未能遵照医嘱点药控制眼压,导致视神经病变持续恶化。
“虽然青光眼无法“断根”治愈,但只要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包括药物、激光和手术等),绝大多数患者可一直保持有用的视功能。另外还可通过日常护理进行缓解症状:
1、周围环境的光线不宜过暗
在黑暗环境下瞳孔散大,虹膜向周边堆积,使房角变窄,容易出现眼压升高。光线过强也容易使眼部疲劳,所以看电视、工作时都应将周围光线调整适宜模式。
2、健康作息调理生活中注意避免用眼、用脑过度、弯腰低头干活、用力搬重物、短时间大量饮水等。多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适度,睡眠充足。每晚睡前可用热水泡脚,枕头略高,以减少头部充血。
3、调整情绪情绪波动过大,会引起瞳孔散大,眼压增高,从而加重病情。因此,青光眼患者要避免生气、焦虑,以乐观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建议患者舒缓轻音乐、聊天、散步、打太极等活动,缓解情绪。
4、治疗护理按时按量遵医嘱点眼药水,医院复查,观察眼压变化、滤过区状态及视功能。对未发病眼进行监护,如出现眼胀、眼痛等要及时看医生。
5、眼科医生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患者、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应该定期测量眼压和检查眼部,并将筛查青光眼列入体检项目,保住生活所需的“余光”。
医院医院是凤城专业眼科机构,隶属眼科连锁机构、中国上市的医疗机构爱尔眼科集团。医院全面开展眼表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眼外伤、儿童眼病(各类青少年近视、远视、散光、儿童斜视、弱视等)、医学验光配镜、角膜塑形镜、疑难眼病、耳鼻喉科、内科门诊、医保慢病等综合诊疗项目。
眼健康-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