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临床上常见的青光眼疾病种类介绍
在中老年人患者群体中,青光眼算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尽管很多的人都对青光眼这种疾病有少许的了解,但是对这种疾病的具体知识却知之甚少。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种疾病,好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及预防,本期内容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急骤,表现为患眼侧头部剧痛,眼球充血,视力骤降的典型病症。疼痛沿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牙齿等处放射;眼压迅速升高,眼球坚硬,常诱发恶心、呕吐、出汗等;患者看到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色晕轮或像雨后彩虹即为虹视现象。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自觉病症不明显,发作时轻度眼胀,头痛,阅读困难,常有虹视。发作时患者到亮处或睡眠后可缓解,一切病症消失。此型青光眼有反复小发作,早期发作间歇时间较长,病症持续时间短,多次发作后,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如治疗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晚期视力下降,视野严重缺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较为缓慢,非常难察觉,故早期一般无任何病症,当病变发展到务必程度时,可出现轻度眼胀、视疲劳和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而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病例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病例作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