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系列科普儿童近视儿童白内障
今天是第21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活动主题为“呵护眼睛,从小做起。”我们特邀复旦大医院的专家们分别向大家介绍儿童近视、儿童白内障、儿童青光眼、儿童弱视这四种危害儿童视力的常见眼病的防治知识。
近视防治的老话题与新问题老话题:预防远胜于治疗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人数居世界第一,且渐趋低龄化。中小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3.8%(城市60.7%、农村30.7%),在某些特殊人群(如高中以上学生)已高达80%以上。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近距离、超负荷工作(如长时间近距离阅读、看电脑、玩电子游戏)有关。近视一旦发生,除少部分假性近视有治愈希望外,大多数近视患者疗效欠佳,最终都不得不戴上眼镜。因此对近视而言,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疗。
要预防近视,及早发现近视的“苗头”,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在强光、弱光下,以及晃动的车厢内看书、写字,不要无节制地上网、看电视,连续读写1小时左右应休息15分钟,眺望远方。
其次,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第三,多吃对眼球巩膜发育、视网膜发育有益的食物,如富含胶原蛋白的海参、甲鱼、牛筋、鸡爪、肉皮、汤包(含肉皮冻),以及富含叶黄素的胡萝卜、西兰花、蓝莓、菠菜、玉米等。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胡萝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但吃法很有讲究,因为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经“油炒”才能被人体吸收,不宜生吃或榨汁。
第四,家长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或眼睛的器质性疾病。若发现孩子有近视的“苗子”,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阻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特别提醒:读写姿势不正确易诱发近视目前,许多家长为预防孩子近视可谓“不遗余力”,备齐了各种“装备”,如防近视桌椅、护眼灯、坐姿矫正仪等,却很少有人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握笔姿势不正确(拇指与食指相碰或交叉),手指挡住视线,迫使头部向左倾斜,拉近了眼镜与书本的距离,会增加近视发病机会,且随着握笔姿势不正确程度的加重,屈光度数也在不断加深。也就是说,如果握笔姿势不对,就算坐姿再端正,也无济于事。
新问题:手机控,你的眼睛已“不堪重负”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然而,智能手机对视觉健康的危害却不容忽视,其严重程度取决于使用手机的时间和方法。可能大家曾听说过一个医学名词叫“视屏终端综合征”。实际上,智能手机就是一种特殊的视屏终端。与电脑屏幕相比,手机图像更小、眼睛与屏幕之间的距离更近,给眼睛带来的危害比电脑更严重。
看手机时,眼睛距离屏幕很近,一般为40厘米左右。为了能看清手机屏幕上的图像,眼睛必须同时动用“调节”和“集合”两大功能。所谓调节,是指看近处图像时,眼睛睫状肌收缩,使焦点从远处移到近处。简而言之,“调节”好比是傻瓜照相机的自动聚焦功能,但在此过程中,眼睛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所谓集合,是指双眼同时看近处屏幕时,眼睛的位置必须从正中转向轻微偏内侧,以便使双眼视线在近处聚焦而不出现重影,此过程同样需要眼部肌肉收缩,才能实现。
因此,如果长时间、近距离手机屏幕,会引起眼睛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异常,引发眼部肌肉紧张性疼痛和视物模糊,严重的还会引发头痛、恶心等。长时间看手机还会导致短暂性近视加深,且可能是近视发展的重要诱因。通过适当休息,这种短暂性近视可以消失。但若长期持续,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近视。另外,。一般人眨眼频率为每分钟10~15次,而在视屏终端前,人的眨眼频率明显减少,最多时可下降60%,从而引发因眨眼频率下降而引起的眼睛干涩症状。
如何有效防治手机相关的视屏终端综合征?关键是要合理使用手机,不能让眼睛超负荷。具体措施包括:第一,连续看手机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要适当休息;第二,手机离眼睛的距离不宜过近,尤其应避免晚上钻在被窝里近距离看手机;第三,配戴合适的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包括近视、散光和远视;第四,在看手机过程中,有意识地多眨眼;第五,必要时选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滋润眼睛。
Tips:近视是怎么形成的?人的眼球好比是一台最先进的自动照相机。如果眼球的纵径过短,外界物像的焦点落在“底片”(视网膜黄斑区)的后面,即为远视眼。随着眼轴的不断拉长,外界物像的焦点逐渐向“底片”靠拢,最终正好落在“底片”上,即为正视眼。如果眼轴过长,外界物像的焦点落在“底片”的前面,就变成了近视眼。
宝宝出生时,眼球的横径与成人相差不大,但纵径(眼轴)很短。用A型超声波测定:成人的眼轴长度平均为23毫米,新生儿的眼轴只有16毫米,3周岁幼儿的眼轴为19.5毫米。也就是说,宝宝出生时都是远视眼。随着生长发育,眼轴也相应拉长,宝宝的眼睛逐渐从远视眼转变为正视眼。若眼球过度发育、眼轴过长,就会变成近视眼(如图1、图2)。
图1图2
“热门”近视疗法:哪些比较“靠谱”目前,市面上有关近视防治的方法很多,有些方法疗效比较肯定,有些方法则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临床循证医学支持,存在误导。现就目前常见的近视防治方法做一分析。
框架眼镜总体评价:为矫正近视最常见方法,但不能治疗近视。
虽然框架眼镜不能治疗近视,但对于裸眼视力比较差、上课看不清楚黑板或投影的孩子而言,则应该戴眼镜,因为不戴眼镜时,模糊的影像会促使近视度数加深。如果孩子的近视度数不深(度以下),在做作业等近距离用眼时,可以不戴眼镜,上课需要看黑板时戴上眼镜。如果近视度数较深,眼镜宜常戴,切忌眯眼,因为眯眼有可能促使近视进展。
软性隐形眼镜总体评价:没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
由于软性隐形眼镜没有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且存在角膜感染的危险,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主张青少年配戴。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总体评价:有一定的阻止或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是一种高透氧的由较坚硬的材质制作的隐形眼镜,具有光学性能好、视觉效果佳及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好等优点。临床研究发现: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除了具有软性隐形眼镜可矫正近视的作用外,还有一定的阻止或减缓近视进展的作用。目前认为,其控制近视进展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获得清晰的视网膜成像,减少周边像差来达到。对于进展较快的近视,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尤其是没有其他有效控制方法的高度近视者。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白天戴,睡觉时取下,使用年限一般为2年,每片价格~元。
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对配戴年龄没有绝对要求,只要能配合就可以戴,年幼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协助下配戴。有以下情况的孩子不适合配戴RGP:有眼部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眼睑异常、无法独立操作且家长也不能协助其进行操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学习或生活环境粉尘较多。
护理不规范是导致眼睛发炎的主要原因,为了安全、舒适地配戴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配戴者应遵守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取下镜片后,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清洗护;要用专门的护理液清洗,不可用自来水、热水或清洁液清洗;不要将镜片浸泡于生理盐水中,以防盐分渗入镜片的毛细孔中,从而降低镜片的透气性;戴上镜片后应避免揉眼;医院检查,医院检查。
渐进多焦点眼镜总体评价:仅伴有“内隐斜”的近视患者有一定的控制近视进展作用,且作用较有限,对伴“外隐斜”者有害无益。
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部分学者对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近视进展作用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其只对伴有“内隐斜”的近视患者有一定的控制近视进展作用,且作用也是比较有限的。
伴“内隐斜”的近视患者在看近时,眼睛的调节力过强,渐进多焦点眼镜通过减少看近时所需的调节力而起作用。而对于伴“外隐斜”的近视患者而言,戴渐进多焦点眼镜不仅不能控制近视进展,还会加重外隐斜。
目前,渐进多焦点眼镜主要还是应用在中老年人矫正老视上。配渐进多焦点眼镜前,除了要检查近视度数外,眼位的检查非常重要,应充分评估后,再确定是否适合配戴。国内很多地方存在学生不加选择地、过度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情况,应引起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要花多少钱